2025 HKSTP 孵化計劃申請全攻略:資格、流程、文件清單與被拒原因
想以創新技術加速落地,申請香港科技園 HKSTP 孵化計劃(INCU‑TECH|HKSTP Incubation)是許多科技初創的重要一步。計劃提供最高 HK$1.29M 無償資助、最長 3 年孵化支援,並全年接受申請;更重要的是,它把研發資源、導師輔導、投資者配對與辦公/實驗室設施整合,協助團隊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場。本文以實戰視角整理申請資格、流程與文件清單,並點出常見被拒原因與評審關注點,助你一次到位,提升通過率。
資格初評(3 分鐘快速自查)
輸入公司成立年限、創辦人持股比例、全職與研發占比,即可獲得初步可行性判讀與申請路線圖。歡迎透過表單、Email、WhatsApp 或電話與我們聯絡。
即時致電:+852 9532 7904
電郵查詢:leo@adaptivegp.com
提示:本公司不提供免費試用服務;上述「免費」指初步資格體檢與重點建議。
資助重點與計劃亮點:HK$1.29M × 3 年 × 全年申請
- HK$1.29M 無償資助(分期撥款)
- 最長 3 年 孵化支援
- 全年 隨時申請
資助與範圍
- 無償資助:最高 HK$1,290,000(創業資助性質,通常按里程碑分期撥款,用於研發與業務發展)。
- 孵化期限:最長 3 年(HKSTP 孵化計劃|INCU‑TECH)。
- 全年申請:不設固定季節,配合產品進度彈性規劃。
科研/技術支援
- 使用世界級設備、軟件與實驗室設施,並有專業科研支援團隊。
- 與業界領袖建立夥伴網絡(如富士通、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、羅德與施瓦茨等),把握技術許可、合資與圖書館服務等機會。
業務/投資支援
- 導師輔導、策略夥伴與投資者配對。
- 參與展覽、產品發佈、媒體訪談、商務研討會與展示活動,累積市場曝光。
辦公/實驗設施
- 共享實驗室與辦公空間可優惠租用,縮短研發與測試週期。
申請資格與成立年限(以官方最新指引為準)
基本條件(Mandatory Admission Criteria)
- 公司性質:在香港註冊的科技型股份有限公司(technology‑driven)。
- 創辦人持股:創辦人合計持股 ≥ 51%。
- 核心技術持股:負責技術範疇的人員或團隊須持股 ≥ 10%。
- 全職人手:至少 2 名全職員工,且 ≥ 50% 人手需從事研發;員工須具合法在港工作資格,並在園區或獲批場所工作。
- 技術領域:ICT、電子、綠色科技、材料與精密工程等。
- 活動屬性:以研發(R&D)為主要活動,不得以零售或量產為主。
- 參與限制:公司及創辦人未曾或僅參加過一次 HKSTP 或數碼港同類孵化計劃(依最新規定)。
成立年限常見版本(申請前務必核對)
- 版本 A:公司成立不超過 5 年(常見於官方指南摘要)。
- 版本 B(依背景細分,市場常見解讀):
‑ 曾參與或現為 STEP 計劃者:公司註冊時間不可超過 3 年。
‑ 在香港以外地區註冊的公司:不可多於 3 年。
‑ 其他一般申請公司:不可多於 2 年。
自查重點:年限、持股與全職/研發占比常屬一票否決項,務必先過關再撰寫文件。成立日可對照香港公司註冊處 與稅務局商業登記。
申請流程與時間軸(從評估到入駐)
- 需求會談與構想理解:釐清技術亮點、解決的痛點、商業模式、目標客群與競品態勢。
- 資格核對與可行性評估:檢視年限、股權、人手與研發占比是否達標;對照技術領域與活動屬性。
- 計劃撰寫與資源設計:商業計劃書(含技術路線與 4 年里程碑)、Pitch Deck、預算與風險管理架構;安排 Demo/原型驗證。
- 文件遞交與補件:內部 QA、模擬問答;依評審提問補充證據與數據。
- 評審與答辯跟進:聚焦四大構面:技術可行性、商業潛力、執行能力、風險控制。
- 入駐孵化與執行:進入 3 年孵化軌道,展開研發、試點、PMF 與融資銜接。
實際時程受文件完整度、評審檔期與補件效率影響;建議預留充足準備時間。
文件清單與寫作重點(文件清晰=成功一半)
必交文件(以官方最新要求為準)
- 商業計劃書(Business Plan):技術路線圖、目標市場、商業模式、競爭優勢、團隊組成、4 年里程碑與 KPI、風險與應對、預算與資金使用。
- PPT Pitch Deck(演示提案):建議 10–12 頁,包含問題與機會、解決方案與技術、產品/原型展示(Demo)、市場規模與客戶、競品與差異化、商業模式、Go‑To‑Market、團隊、里程碑與資金規劃、風險與法規。
加分素材(非必交但強烈建議)
- Demo 影片/原型截圖(提升可視化說服力)。
- 早期用戶或試點意向書(LOI/MOU)。
- 研發與測試數據、概念驗證(PoC/PoV)報告。
- 法規與資安合規聲明(視領域)。
申請文件 Checklist+Pitch Deck 框架(免費下載)
留下 Email 可獲下載連結;如需,我們可在 NDA 下提供範例頁面與評審導向批註。
提示:本公司不提供免費試用服務。
常見被拒原因與評審關注點(避坑清單)
最常見的拒批原因
- 資格不符:註冊年限、創辦人/技術持股比例、全職人手或研發占比不足。
- 研發不聚焦:活動重心偏零售或量產,未能證明技術創新與研發價值。
- 商業模式薄弱:市場規模、定價與單位經濟缺乏自洽;獲客與銷售路徑不清晰。
- 里程碑不實:時程過於樂觀、資源配置不合理、驗證指標缺失。
- 證據不足:缺少原型、數據或用戶驗證,只停留在概念陳述。
- 風險評估不足:沒有針對技術、法規、資安或供應鏈風險的具體對策。
評審特別關注四大構面
- 技術可行性(Technical Feasibility):技術差異、研發路線、資源與人才是否充足。
- 商業潛力(Commercial Viability):明確客群、可量化市場、可執行的 Go‑To‑Market。
- 執行能力(Team & Execution):核心團隊履歷、分工、合作夥伴與過往交付紀錄。
- 風險控制(Risk & Compliance):法規、資安、知識產權、量產與供應鏈風險管理。
避坑策略
- 先做「資格體檢」與一頁式策略圖(Strategy One‑Pager)。
- 用 MVP/PoC 佐證,而非僅陳述願景。
- 里程碑拆小步、每步有 KPI、預留 15–20% 風險緩衝。
- 文件與 Demo 一致,避免「紙上超前、原型落後」。
我們如何提升成功率(不只代辦,更把資助落地)
從申請到落地的全程支援
- 完整申請輔導:需求澄清、申請表與商業計劃書撰寫、Pitch Deck 打磨、Demo 影片策劃、模擬問答。
- MVP 建構與技術諮詢:最小可行產品設計、系統架構與資安檢核、技術團隊招募/協作。
- PMF 支援:用戶測試設計、回饋分析、策略調整、投資者敘事與資料室準備。
FAQ|常見問題
Q1:成立年限到底怎樣計算?
普遍以商業登記/公司註冊日計算;但不同背景(是否參與 STEP、是否在香港以外註冊)可能影響可接受年限(2–3 年細分或 ≤5 年等版本)。請以最新官方文件為準;我們可代為查核。
Q2:可以同時參加其他創業資助或孵化(如數碼港)嗎?
原則上應避免重複獲同質性資助;不同計劃可銜接但須遵守各自條款。我們可協助設計「計劃銜接路線圖」。
Q3:資助可以用在哪些項目?
以研發與業務發展相關開支為主(如人員、研發、測試、合規、商務拓展),不得用於純零售或量產。支出須與里程碑對應並可追溯。
Q4:審批需時多久?
視檔期與文件完整度而定;建議預留足夠時間,並提早安排 Demo 與用戶證據以縮短往返。
Q5:需要進駐園區嗎?
需在園區或獲批場所從事研發活動,細節以批核條款為準。
Q6:如本次未通過,可否重申?
可以。關鍵在回應評審意見、補足資格缺口與證據鏈;我們可提供「改進計劃+時間表」。
Q7:哪些行業較適合 INCU‑TECH?
ICT、電子、綠色科技、材料與精密工程等技術密集領域尤為匹配;若仍在非常早期,可考慮以 STEP 作為前置階段。
延伸閱讀與官方資源
香港本地權威外部連結
- 香港科技園(HKSTP)官網:計劃最新資格、條款與時程。
- 香港公司註冊處:公司註冊與成立日查核。
- 稅務局商業登記(BR):商業登記及相關合規資訊。
-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(PCPD):資料私隱與資安合規參考。
- 投資推廣署(InvestHK):初創資源與市場資訊。
結語與行動
HKSTP 孵化計劃(INCU‑TECH)不僅是一筆創業基金,更是一套完整的創業資助與加速資源。把握「最高 HK$1.29M、3 年孵化、全年申請」的機會,關鍵在於資格合規、證據導向的文件與可驗證里程碑。若你希望一次到位、少走彎路,我們樂意以實戰方法論協助你通過審批、完成 MVP/PMF,並銜接後續融資與成長。
立即預約一對一諮詢
我們會於 3–5 個工作天內完成資格體檢,提供申請策略、文件大綱與時程建議;如需,可在 NDA 下分享匿名案例 KPI 與文件樣張。